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太 极 图

小君发现,许多人在不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时候,会觉得中国的古文化相当的玄。所谓的“玄”就是深奥不容易理解,因此又衍生了各种玄之又玄的说法。
其实小君觉得,但凡真正读懂了古人的想法,其实很多东西一开始都是相当质朴, 且容易理解的。只不过历史上没有读透的人太多了,或者为了为了人为制造学术门槛,亦或是穿凿附会的人多了,最终便渐渐往玄学发展了。
正如《周易》,作为一本古老的占筮之书,或许也可以算是第一部记录事物的现象并研究其背后客观规律的书,在历史上却被传的神似天书。而阴阳亦是通过事物存在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来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周易和阴阳体系的源头太极更是难逃被玄学化。其实,若细究太极图产生的原因,其原理是相当容易理解的。
BUDDHA LIKE

要理解太极,首先便要先理解太极图是如何产生的。许多人认为太极图是古人观察星宿的运行所绘制的,并揭示了宇宙运转的奥秘,和万物变化的玄机。这么说确实相当的玄妙又高大上。
但事实上,后来人们发现太极图其实是古人观察古老的计时仪日晷上,一年间太阳日照和阴影所形成的图案。它揭示的是太阳一年之中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而太极图上的四个关键节点恰好符合太阳一年运行中的四个重要日子,便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好神奇啊,一张太极图就能将一年中重要的时节给测出来了?不不不,其实一年中的重要节点,正是由太极图的绘制而确定下来。
古人由于观测工具的限制并不了解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更不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才有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以我们肉眼所及,只能感知到地球是静止的,而日月星辰都在围绕着我们转动,因此古人便产生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但古人对天体运行的认知虽然是错误的,但他们测量绘制下来数据确是正确的。因此,有趣的是,古人以一套错误的天体运行理论,弄反了参照物,却为我们留下了正确的太阳运行数据,且建立了一整套准确的历法来指导我们生活与农耕。
那么古人是如何绘制太极图的呢?只要看以下这个动图其实就非常明显了。
日晷是中国古老的计时器,古代没有钟表,聪明的老祖宗们便发明立杆测影来计算时间。大家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都提到过日晷的用法当日影落在日晷表盘上的时刻时,便可确定时间。但其实这是日晷最简单的用法。后来古人们发现通过每日日影长短的变化便可以计算出一年重要节点,在将这些数据与一年的物候变化相结合,便可定一年的四季寒暑规律。
按照《周髀算经》的操作方式,以下就是古人在黄河流域测得的结果,通过这些数据绘制出来的便是一个标准的太极曲线图。由此可见,太极图是古人研究太阳运行规律的结果,这其中,阳仪是太阳由南往北移动的贵己,可分春夏二相,阴仪则是太阳由北往南移动的贵己,分秋冬二相。春夏与秋冬两仪生则分寒暑,便可确立四季,其中日影最短处便是夏至,最长处便是冬至,平分处则是春分与秋分。因此,这四个节气也是最早确立的节气,亦代表了四季。

而在古人的认知中,万物生长都需要依靠太阳,光照决定了寒暑也住在了大地万物的荣枯,因此在古人看来是太阳给与了万物元气,因此光照处为阳,具备阳气;阴影处则为阴,乃阳气消减所致,而太极图于是的便是日光阴消阳长的规律,亦是寒暑四级更迭的规律。
可见,古人的智慧往往来自于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接地气的,亦服务于最质朴的生存所需,然而这其中又蕴含了天地运行的规律,亦可引申天地万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古人称之为道,而如今的人也称呼它为底层逻辑。读懂它的人觉得它亲切简约,只有读不懂的人才会觉得它玄之又玄。
END
声明:本文使用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