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乃颐养,包括口腹与精神上的滋养,在经过一番滋养后,人们必然精力充沛而力求有一番作为。只不过这世间事,不做则无过,动则会有纰漏。因此,大过就是人们在行事中做得太过而导致的问题,就产生了所谓的过犹不及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番措施来补救了。在《周易》中,太过和不及都是不中,都会存在问题,都是需要及时纠正的。
大过的结构是下卦为巽为风,上卦为兑为泽。巽卦虽为风,但属木,因此大过卦的卦象就产生了这样的场景:兑是水泽,水泽本是养育草木的地方,但现在水泽却把草木给淹没了。这就类似本应是好事,但做太过了便成灾祸了。因此大过便是凡事超过了一般水平,泛滥过分便成灾了。
大过卦辞


卦辞:栋桡,利有攸往,亨
大过卦辞是从卦形上来做解释。所谓的”栋桡“就是房屋的栋梁弯曲了。为什么房屋的梁木会弯曲呢?因为中间太重了,而两边的承受力太弱导致不堪承受使得房梁弯曲随时有可能断裂,这就相当危险了。
而大过的卦形中间四阳爻就像房梁中间的栋过强国重,而两头作为本末的初六和上六太弱不堪重用,使得平衡之势被打破,终将崩溃。
此时就应该抓紧时间改进调整,否则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崩毁,要进调整改进便需要有所行动,因此大过虽危,却是宜动不宜静,因此卦辞曰“利有攸往,亨”。此时需要有所作为才能亨,听之任之则相当凶险了。
大过卦的关键还在于适中,阴阳平衡,恰到好处就是事物最好的状态。
大过六爻


初·六
藉用白茅,无咎
对于古人来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对于祭祀古人是相当虔诚的,祭献的贡品不能草草直接放在地板上,而是要小心的铺上白色茅草作为衬垫,初六这是细致且虔敬的举动,自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初六以阴柔之质处于大过最下爻,其上四爻皆刚更衬的初六的位卑力薄,因此凡事更需要小心谨慎来应对其上的阳爻,这就养成了初六谨小慎微,审慎善处的习惯,也唯有这样谨慎示弱者才能在群强之间维持阴阳共济,和谐相处的平衡局面。
九·二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二爻以老夫娶少妻,枯杨生嫩枝来说明阳刚太过了可以以阴柔来调剂,使得阴阳协调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大过从九二开始就进入了阳刚过度的初期状态,好在九二以刚居柔位能做到阴阳调剂,又处下卦中位有中德,且比邻阴爻初六,因此九二虽然阳刚过度却可以取柔济刚,达到阴阳调剂的平衡小过,自然是“无不利”的。
这就如同生活中,夫妻的个性一柔一刚恰好互补,在生活中就可以达到相互调剂的作用,不至于行事过于优柔寡断或者鲁莽冲动,自然就会少了很多让人后悔莫及的骚操作了,这便是阴柔调剂的作用。



九·三
栋桡,凶
大过中的四个阳爻都有阳刚过度的表现,但是纵观下来却只有九三的局面最凶险。这是因为九三本就阳爻有阳之过的问题又处在阳位,加重了他阳刚太过的状态。且九三处在下卦巽卦的最上爻。我们知道,三爻卦中,初爻不及,二爻有中德而三爻太过。阳刚太过又失中德,遇事不能好好与人沟通化解,且行事容易出格,颇有几分超雄的状态,这样的谁敢与之亲近,这便是失道寡助的体现之一。而孤家寡人的九三遇事,孤立无援又存在严重的个性缺陷,自然非但成不了事,还随时可能惹来麻烦。自然是凶险无比了。
其实阴阳特质皆有其利弊之处,个性阳刚的人富裕进取精神又有决断力,这些都是上进的动力和能力。然而凡事太过就会出问题,个性过于刚强的人就容导致急功好利、刚愎自用,这样优势自然就会变为劣势,这便是过犹不及。而个性阴柔的人其优势在宽容谦让,太过则容易优柔寡断。因此,若生活中能善用个性互补,各自取长补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就能很好的达到刚柔并济,阴阳平衡的效果,这也是欲成大事者所需要具备品质。
正如历史上的帝王将领,往往因为听劝而避坑、成事,这便是阴阳调剂的效果。
九·四
栋隆,吉;有它,吝
相对于九三来说,九四一样是栋梁的扭曲,但好九四的栋梁不是向下弯曲,增加承重压力,而是向上隆起反而分散了压力,因此是吉的。
同样是刚过且栋梁扭曲的局面九三凶而九四吉,关键在于九三阳爻居阳位又处下卦过中处,非但没有阴柔调剂,还过刚过躁,这样处事自然是相当凶险的。而九四之吉在于他刚居柔位,能做到制刚用柔,且九四处于上卦兑体的初爻,不及中,因此行事相对审慎不易轻举妄动。在卦中大过的大背景中,九四以不及相调和,亦能获得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就类似本来因不堪重负而向下扭曲的栋梁,却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下,获得一个向上隆起的效果,两相抵消衡量便恢复了平顺的状态,自然也就由凶转吉了。
但是,“不及”亦是一种影响力,虽然可以调和大环境过刚的状态使得局面得以恢复平衡,但仍需注意,“不及”的影响太过,一样会导致其他的问题。平衡的状态在于矛盾双方的作用力相互抵消,若是“不及”的影响太过一样会导致“不及”所产生的问题。
就如同阳刚太多容易导致刚愎自用,阴柔太过也容易导致优柔寡断,一样都撑不了事。因此谨防“有它”导致由“吉”转“吝”。

九·五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九二与九五亦是一组相对应的的状态。虽说二者都有阴阳相协调的努力,但效果却完全不同。九二“无不利”而九五却只能“无咎无誉”。其关键原因在于阴阳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力要相当才能达到平衡的效果,若是阳太强而阴太弱,虽能达到一定的缓解,却依旧不能处于平衡的状态,问题依旧存在。
我们可以看看九二与九五局面的对比。
九二处于大过之初,且阳居阴位阳刚之过本就得到调,因此阳势虽过,但并不太盛,且与之比邻亲善的初九处于大过之初,初生之阴本就生机相对旺盛,两相协调还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但九五以阳居阳位,阳刚之势得以加持,而与其亲善调剂的上六则是大过卦之末,其阴柔之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以弱阴调剂盛阳,达到的效果自然相当有限了。因此九五也以老妇配少夫的比喻形象的表达出这种不对等的平衡调剂。毕竟少夫虽然充满生机,但老妇人本身生育机能已经衰退,繁衍的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而效果不明显了。因此小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
可见,若要让事情达到平衡状态,刚柔两则都需要有所作为才能达到效果,刚强柔弱,或者一者勤勉一者出工不出力,效果都是相当有限,甚至可能是无用功浪费时间罢了。这就体现出了生活或是职场中,科学的人力调剂,工作分配的重要性了。
好在九五居上卦之中尚有中德使得局势不至于太过于失衡而得了个“无咎无誉”的结果。
上·六
过涉灭顶,凶,无咎
上六处于大过的最上爻,正是盛极转衰,强弩之末了。此时泽水已经完全淹没巽之木,这便是灭顶之灾,因此爻辞称“过涉灭顶,凶”。
既然上六获灭顶之灾,为何爻辞还称“无咎”呢。其实这里的“无咎”并非不会有毛病,不会出问题的意思,而是即便事情在上六手中搞砸了,人们也不会责怪他。毕竟上六本身能力有限,又接手了一个难以调剂的烂摊子,所以可以说事情并非砸在上六手中,而是客观形势导致的衰亡,因此过不在上六。再加上上六居上卦兑之极,个性柔顺从容,能坦然接受客观事实,并不迁怒责咎他人,因此人们对于他只有同情而无责怪之心了。
这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刘后主,虽说蜀汉亡于其手,形势与能力使然,刘后主已尽其所能依旧不能扭转局势,后世的人们多对其充满同情,而无恶名。且面对客观局势其能坦然顺之安之,最终受封安乐侯,安于而善终于封地。相对于同样博得同情,最终还是被鸩杀的李后主李煜多了安逸悠哉。
结语


观大过卦我们可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尺有度,于人事行止亦需有底线,知道极限,即便是好事,太过了亦会带来负面效果。乐极可生悲,善良过头也会变成愚昧。而大过六爻以六个场景说明了阴阳调和的重要性,其关键还是在于凡事不可太过。
毕竟刚过易折,志过易骄。
凡事还需刚柔并济,戒躁戒懦,方可不为过。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