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凉风有信,收好这份“养收”指南

名家藏单 2025-08-07  4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AUTUMN

你好,秋天

JUST ENJOY AUTUMN

凉风悄然拂过窗棂,枝头蝉鸣添了几分倦意,清晨草尖悄悄凝起露珠——立秋到了。老话儿讲“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看似细微的变化,正是大自然发出的换季信号。


立秋可不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在中医眼中,它是“阳消阴长”的关键转折。此时盛夏的酷热未散,秋天的燥气却已悄然萌动。身体刚从“苦夏”中缓过劲来,如同那句老话——“一夏无病三分虚”,正是需要细心调养、为秋冬积蓄能量的紧要时刻。

NO.01

立秋 ·食养三宝

JUST ENJOY AUTUMN

说到食养,老祖宗强调“养收”,重在润燥、补肺、健脾胃。这三类食物,堪称立秋餐桌上的“三宝”:


润燥生津的“甘润”之选: 对付初秋的燥气,梨子、银耳、百合、莲藕、蜂蜜这些带着自然甘甜、能滋润身体的食材最是相宜。一碗温润的银耳雪梨羹,或是清晨一杯淡淡的蜂蜜水,都能悄悄安抚那初起的干燥。


补益肺气的“白色”珍品: 中医认为肺对应白色,主秋季。山药、莲子、白扁豆、杏仁等白色食物,既能补益肺气,又能兼顾脾胃,为身体打下坚实根基。一碗热乎乎的山药小米粥,便是平补的佳选。


健脾和胃的“温和”力量: 经历长夏,脾胃常感疲惫。此时宜食性平味甘、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小米、芡实、茯苓等,助脾胃恢复运化之力,为秋冬进补打好基础。

NO.02

立秋 ·生活调养

JUST ENJOY AUTUMN

饮食之外,起居作息也需随节气而动,牢记这三忌三宜:


忌贪凉过度: 虽然“秋老虎”余威尚在,但早晚凉意已显。此时过度依赖空调冷饮,或袒胸露腹酣睡,极易让寒邪钻空子,损伤脾胃阳气。尤其要注意腹部、颈背和双脚的保暖。


忌辛辣燥热: 生姜、大蒜、花椒、烈酒等辛温发散之物,在秋日易助长燥热,耗伤津液,加重口干咽燥之感,此时应减少食用。


忌悲忧伤肺: 秋气通于肺,情绪上易生悲忧。保持心情舒畅平和,多接触阳光和自然美景,避免过度沉溺于萧瑟情绪,有助养护肺气。


宜早卧早起: 《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顺应阳气收敛之势,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人体阴精内蓄。


宜适度运动: 选择轻松平缓的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不觉疲惫为佳,避免大汗淋漓,以防阳气随汗过度外泄。清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运动最佳。


宜安神定志: 收敛心神,减少不必要的思虑和烦扰。可通过静坐、阅读、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使神志安宁,顺应秋日“收”的特性。

NO.03

立秋 ·顺天应时

ENJOY

YOUR LIFE

IN AUTUMN

立秋,是天地间一场静默的交接仪式。凉风初至,万物始收。我们养生的智慧,亦在于此“收”字——收敛夏季外散的阳气,收敛浮躁的心神,收敛饮食上的寒凉恣意。


顺应自然节拍,让身体在微凉的晨风中找到新的平衡。这份顺应天时的智慧,便是我们安然度秋、迎接丰盈寒冬的根基。

END



感谢摄影师 兮兮森林迷了路

 提供图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限交流学习 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