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小君相信,最早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估摸着大家都不陌生。或许对于他的生平,甚至他最终于1610年逝世于北京这件事大家会比较陌生,不过他的名字却几乎是家喻户晓。
但关于最早到欧洲中国人,估摸着大 家都不清楚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最早到到达欧洲的中国人。
在聊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之前,我们先来聊个差点成为第一个到达欧洲的中国人:甘英。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知道大汉和罗马曾经通过复杂的贸易网络而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因此曾经相互神往。再加上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从来就不缺探索远方的冒险精神。因此,当班超荡平西域再无敌手后,便将目光投向西域之外那更远的西方。

于是班超派出甘英去探索前往更遥远西方的路线。而班甘英经艰险最终到达了安息国,当年的安息国大概就是如今伊朗呼罗珊地区。彼时的安息国作为二道贩子正享受着丝绸之路带来的利好。自然不希望中国能与罗马直接搭上线,一旦东西两大帝国官方贸易达成协议后,他们这些沿途的小国自然将无法继续作为中间商来抽油水了。于是安息人便忽悠甘英说,罗马路途遥远,还要历经漫长的水路,且这一路山风浪险阻相当凶险。甘英听完只得作罢,失去了成为第一个到达欧洲的中国人的机会。
因此,如今有史料可以考据,第一个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便是一个12岁的广东少年郑玛诺,且他还成为了耶稣会第一位华人神父,且在罗马学院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学。对此,袁国慰神父曾感叹道:“一个中国人在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罗马,著名的学校中教授拉丁、希腊文学,在历史上,尚无先例。”
郑玛诺原名郑维信,玛诺是他在教会中的圣名。郑玛诺出生于1635年的澳门,彼时澳门的澳门早已被葡萄牙人占据了80年,成为了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亦是天主教在中华大地上传教的一大据点,郑玛诺的父亲便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当时的意大利汉学家卫匡国极力促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他很希望可以有中国人到欧洲学习。而12岁的郑玛诺由于在澳门教会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被选为随同陆德神父赴罗马深造的中国学生,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前往西方的留学生。
到了罗马圣安德烈学院,郑玛诺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原本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包括哲学、修辞学、形上学还有物理、化学、逻辑等多门课程,他在短短的22个月就皆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震惊了当时的西方人。此后,便在罗马学院担任了三年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学教授,亦是西方的第一位中国教授。
此后,郑玛诺便被安排返回中国传教,在圣保罗大学从事神职工作。
在中西历法之争后,康熙便对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郑玛诺学贯中西后,便想见见这位海归神父,甚至表示准备让他担任要职。
可惜在奉上谕进京的途中,郑玛诺神父不幸病逝于北京。

END

本图片除平台拍摄及相关作者提供外,
其它图片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不对其来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