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说起国宴,那必须集中华数千年美食文化精华的所在。据说要入选国宴的菜品,口味不能太另类,是为了照顾不不同国家、民族领导人味,太另类就很容易造成尴尬,比如像当年老布什在日本国宴上居然吃吐了,还有川普的国宴居然请吃汉堡这种事在传统的美食大国都不可能发生的。
且作为礼仪之邦好的中国安排国宴,不单单要考虑口味问题,甚至连各国领导人的吃相问题都事先考虑进去了,因此中国的国宴往往以淮扬菜为主,一方面口味清淡鲜美,一方面吃法方便又文雅。
但是,就是这么面面俱到的国宴里,居然曾经出现过一道黑暗料理,那就是西湖醋鱼。
据传,在如今的网络上西湖醋鱼是和北京豆汁、云贵川的折耳根齐名的黑暗料理。甚至有网友调侃:“西湖是西湖,醋是醋,鱼是鱼。”还有人痛心道:“鱼真的是白白付出了生命。”

所以说,西湖醋鱼真有那么难吃吗?其实小君也没尝过所以没有发言权。但似乎对西湖醋鱼不满意不单单是现代人,古人也曾吐槽过西湖醋鱼难吃。
道光时期的内阁中书梁绍壬就曾在他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吐槽道:“西湖醋熘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啬,直不见佳处。然名留刀匕,四远皆知。”说实在,他也想不通西湖醋鱼明明不好吃为什么这么有名。
清代著名的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有收录一道“醋搂鱼”的做法与“西湖醋鱼”相当类似,但袁枚自己自曾吐槽过:“而今则酱臭而鱼败矣,甚矣!宋嫂鱼羹徒存虚名,《梦粱录》不足信也。”看来,袁枚认为“西湖醋鱼”为什么不好吃,主要还是食材和料理的手法不到位。
没错,清朝人往往将“西湖醋鱼”“宋嫂鱼羹”混为一谈,但一开始“宋嫂鱼羹”的做法还是有一定区别,但在朝时期“宋嫂鱼羹”在杭州就相当有名了,但“西湖醋鱼”是道清朝才出来的称呼。
据传“宋嫂鱼羹”的出名还是有个典故的。据传宋高宗游西湖时曾尝到一道鱼羹相当美味,便将厨师叫来一见,才发现厨师是位叫宋嫂的女子,自称来自东京(今河南开封),随驾到此。宋高宗听了相当高兴,便“念其年老,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自此,“宋嫂鱼羹”名声大嘈。

依这个故事的说法,西湖醋鱼竟是一道河南菜?杭州人自然是不服了,于是民间又出现了另一个关于西湖醋鱼故事。据传南宋时期,西湖边有宋姓两位兄弟打渔为生,但恶霸垂涎嫂嫂的美貌便害死了哥哥。叔嫂二人只得分头逃亡,临别时嫂嫂位小叔再烧一盘糖醋鱼羹,让他不忘家破人亡的遭遇。之后小叔考取功名,锦衣回乡惩治了恶霸,却寻不着嫂嫂去处。有天,他路过家小店点了盘鱼羹竟尝出了了家乡的味道,才发现这厨娘竟是失散多年的嫂嫂,自此亲人终于团聚,而这道菜也成了杭州名菜。
其实,不管“西湖醋鱼”真正的来历如何,都无法否认从古至今他都是一道地方名菜。只不过它独特的味道有人喜爱亦有人无爱。毕竟口味本身就是相当主观的感受,各花入各眼也属正常嘛。
但小君也大概总结了下人们对“西湖醋鱼”无感的原因,似乎主要还在于土腥味太重,因此口感不是太好。会有这样的评价小君估摸着主要还在于西湖醋鱼确实是一道相当考验工序和工艺的名菜。
它所使用的主材是草鱼,草鱼由于其生存的环境使得他的土腥味会比较重。因此,要去着土腥味在烹制之前需要放入清水饿养数日,待其吐尽腹中的泥土才能让味道更佳鲜美且鱼肉更为结实。
可惜,现在的餐饮店具备饿养条件的不多了,因此也使得“西湖醋鱼”的口感大不如前,而让第一次品尝的留下了“徒有虚名”的感觉吧。

END

本图片除平台拍摄及相关作者提供外,
其它图片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不对其来源负责。